3.2 发出存货的计量
3.2.1 实际成本计价的前提下存货的发出计价
方 法
假设前提
掌握具体计算过程
先进先出法
假设先购进的先发出
按先进先出的假定流转顺序来选择发出计价及期末结存存货的计价
个别计价法
假设实物流转与价值流转一致
逐一辨认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进、生产时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略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存货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实际成本之和)÷(月初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
略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存货实际成本+本次进货实际成本)÷(原有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单位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要点提示】
存货的发出计价一般测试先进先出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偶尔也会测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但很少测试个别计价法,主要测试角度是两个指标的计算:一是推算存货的发出成本;二是推算期末存货的结存成本。
经典例题-4【基础知识题】某工业企业采用实际成本计价法核算存货,该企业2013年1月1日乙种材料的结存数量为200吨,账面实际成本为40 000元;1月4日购进该材料300吨,单价为180元;1月10日发出材料400吨;1月15日购进材料500吨,单价为200元;1月19日发出材料300吨,1月27日发出材料100吨。
【解析一】先进先出法的计价认定
[答疑编号5732030201:针对该题提问]
日期
增加
减少
结余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1.1
200
200
40000
1.4
300
180
54000
1.10
400
1.15
500
200
100000
1.19
300
1.27
100
1.31
200
合计
154000
【解析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下的计价认定
[答疑编号5732030202:针对该题提问]
日期
增加
减少
结余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1.1
200
200
40000
1.4
300
180
54000
1.10
400
1.15
500
200
100000
1.19
300
1.27
100
1.31
200
合计
154000
【解析三】移动加权平均法下的计价认定
[答疑编号5732030203:针对该题提问]
日期
增加
减少
结余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1.1
200
200
40000
1. 4
300
180
54000
1.10
400
188
75200
1.15
500
200
100000
1.19
300
198
59400
1.27
100
198
19800
1.31
200
198
39600
合计
154000
154400
经典例题-5【2011年单选题】甲公司库存A产成品的月初数量为1 000台,月初账面余额为8 000万元;A在产品的月初数量为400台,月初账面余额为600万元。当月为生产A产品耗用原材料、发生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共计15 400万元,其中包括因台风灾害而发生的停工损失300万元。当月,甲公司完成生产并入库A产成品2 000台,销售A产成品2 400台。当月末甲公司库存A产成品数量为600台,无在产品。甲公司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按月计算发出A产成品的成本。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项关于因台风灾害而发生的停工损失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作为管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B.作为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C.作为非正常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D.作为当期已售A产成品的销售成本
[答疑编号5732030204: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略
2.甲公司A产成品当月末的账面余额为( )万元。
A.4 710
B.4 740
C.4 800
D.5 040
[答疑编号5732030205: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因为本题甲公司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按月计算发出A产成品的成本,所以计算如下:(8 000+600+15 400-300)-(8 000+600+15 400-300)/(1 000+2 000)×2 400=23 700-23 700/3 000×2 400=4 740(万元)。
注意:为了保证最后无余额,所以一般采用倒挤方式计算期末存货余额。
3.2.2 存货发出的会计处理
原材料
用于生产经营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成本)
制造费用(间接材料成本)
销售费用(销售环节消耗)
管理费用(行政环节消耗)
委托加工物资(发出加工材料)
贷: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
用于基建部门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出售原材料
等同于销售商品,只不过属于“其他业务”范畴,应采用“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
包装物
生产领用
借:生产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出租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出借
借:
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续表
包装物
出租、出借押金的会计处理
①收押金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②退押金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③没收押金,视为销售材料
借:其他应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④有关的消费税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续表
包装物
出租、出借包装物不能使用报废时
借:原材料
贷:其他业务成本(出租包装物)
销售费用(出借包装物)
出售
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3.3 存货的期末计量
3.3.1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确认
1.成本:账面成本(账面余额)
2.可变现净值的确认
(1)库存商品的可变现净值确认
①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预计销售费用-预计销售 税金
②可变现净值中预计售价的确认
A.有合同约定的存货,以商品的合同价格为预计售价。
B.没有合同约定的存货,按一般销售价格为计量基础。
经典例题-6【基础知识题】甲公司库存商品100件,每件商品的成本为120元,其中合同约定的商品60件,合同价为每件170元,该商品在市场上的售价为每件150元,预计每件商品的销售税费为36元,则该库存商品可变现净值的计算过程如下:
[答疑编号5732030206:针对该题提问]
合同约定部分的可变现净值=60×170-60×36=8 040(元),相比其账面成本7 200元(60×120),发生增值840元,不予认定;
非合同约定部分的可变现净值=40×150-40×36=4 560(元),相比其账面成本4 800元(40×120),发生贬值240元,应予认定。
该存货期末应提足的跌价准备为240元,这里务必要注意,不能将合同部分与非合同部分合并在一起认定存货的跌价幅度,那样的话,该存货就不会出现贬值,而这样做就会掩盖非合同部分存货的可能损失。如果调整前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00元,则当期末应补提跌价准备140元,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14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40
(2)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的确认
①用于生产的材料可变现净值=终端完工品的预计售价-终端品的预计销售税金-终端品的预计销售费用-预计追加成本
经典例题-7【基础知识题】甲公司库存原材料100件,每件材料的成本为100元,所存材料均用于产品生产,每件材料经追加成本20元后加工成一件完工品。其中合同定货60件,每件完工品的合同价为180元,单件完工品的市场售价为每件140元,预计每件完工品的销售税费为30元,假定完工品发生贬值而且贬值是由于材料贬值造成的,则该批库存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的计算过程如下:
[答疑编号5732030207:针对该题提问]
合同约定部分的材料可变现净值=60×180-60×30-60×20= 7800(元),相比其账面成本6 000元(60×100),发生增值1 800元,不予认定;
非合同约定部分的材料可变现净值=40×140-40×30-40×20=3 600(元),相比其账面成本4 000元(40×100),发生贬值400元,应予认定。
该材料期末应提足的跌价准备为400元,(这里务必要注意,不能将合同部分与非合同部分合并在一起认定存货的跌价幅度,那样的话,该存货就不会出现贬值,而这样做就会掩盖非合同部分存货的可能损失。)如果调整前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00元,则当期末应补提跌价准备300元,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300
另外,与之有关的两个论断:
A.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其终端产品如果未贬值,则该材料不认定贬值,应维持原账面价值不变。
B.如果终端产品发生贬值而且贬值是由于材料贬值造成的,则以可变现净值确认存货的期末计价。
【原理解析】
产品成本—追加成本=原材料成本;
产品可变现净值—追加成本=原材料可变现净值;
继而得出如下结论:
如果产品可变现净值大于产品成本,那么原材料可变现净值大于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没有减值;
如果产品可变现净值小于产品成本,那么原材料可变现净值小于原材料成本,原材料发生减值。
②用于销售的材料可变现净值=材料的预计售价-材料的预计销售税金-材料的预计销售费用
3.3.2 存货减值的确认条件
发现了以下情形之一,应当考虑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 的销售价格;
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 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全额提取减值准备:
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经典例题-8【多选题】下列各项存货中,其可变现净值为零的有( )。
A.己霉烂变质的存货
B.己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C.生产中己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D.已发生毁损的存货
E.盘盈的存货
[答疑编号5732030208: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选项D,已发生毁损的存货可能还会有净残值,不能表明可变现净值为0;选项E,存货盘盈说明存货价值增加,不能表明可变现净值为0。
3.3.3 科目设置及会计分录
1.需设置的科目
“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准备”
2.会计分录
(1)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2)转回时:反之即可
3.3.4 存货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
1.单项比较法。
2.分类比较法。适用于数量较多、单价较低的存货
经典例题-9【单选题】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2002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种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10万元,可变现净值8万元;乙存货成本12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丙存货成本18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甲、乙、丙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1万元、2万元、1.5万元。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2002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万元。
A.-0.5
B.0.5
C.2
D.5
[答疑编号5732030209: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1)甲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额=(10-8)-1=1(万元)
(2)乙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0-2=-2(万元)(转回)
(3)丙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8-15)-1.5=1.5(万元)
(4)2002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1-2+1.5=0.5(万元)
3.3.5 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方法
1.单项比较法前提下,直接对应结转。
经典例题-10【单选题】M公司发出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成本时结转。该公司2002年年初存货的账面余额中包含甲产品1 200件,其实际成本为36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30万元。2002年该公司未发生任何与甲产品有关的进货,甲产品当期售出400件。
2002年12月31日,该公司对甲产品进行检查时发现,库存甲产品均无不可撤销合同,其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0.26万元,预计销售每件甲产品还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00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该公司2002年年末对甲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6
B.16
C.26
D.36
[答疑编号5732030210: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1)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0.26-0.005)× (1 200-400)=204(万元)
(2)期末存货应提足的准备额=360×[(1 200-400)÷1200]-204=36(万元)
(3)期末存货已提准备额=30×[(1 200-400)÷1 200]=20(万元)
(4)期末存货应计提的准备额=36-20=16(万元)
2.分类比较法前提下,加权计算后结转。具体计算如下:
当期应结转的跌价准备=(期初总的跌价准备额÷期初总的存货账面余额)×当期转出存货的账面余额
3.结转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1)如果是销售出去的,应随同存货一并结转,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2)如果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下结转存货,其对应的跌价准备应同时结转,但不冲减当期的资产减值损失,具体处理见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专题讲解。
经典例题-11【单选题】甲公司20×7年12月31日库存配件100套,每套配件的账面成本为12万元,市场价格为10万元。该批配件可用于加工100件A产品,将每套配件加工成A产品尚需投入17万元。A产品20×7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28.7万元,估计销售过程中每件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1.2万元。该配件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20×7年12月31日该配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
A.0
B.30万元
C.150万元
D.200万元
[答疑编号5732030211: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配件是用于生产A产品的,所以应先计算A产品是否减值。单件A产品的成本=12+17=29 (万元),单件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8.7-1.2=27.5(万元),A产品减值。所以配件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单件配件的成本为12万元,单件配件的可变现净值=28.7-17-1.2=10.5(万元),单件配件应计提跌价准备=12-10.5=1.5(万元),所以100件配件应计提跌价准备=100×1.5=150(万元)。
【要点提示】
存货的期末减值计提是每年的必考内容,所涉题型以单选题为主,主要从跌价准备的计提额角度进行测试。除此以外,在诸多题型中此内容也是常用的一个知识点,考生应就此内容进行全面掌握。
经典例题-12【单选题】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2011年11月18日,公司与华山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约定于2012年2月1日向华山公司销售某类机器1 000 台,每台售价1.5万元(不含增值税)。2011年12月31日,公司库存该类机器 1 300台,每台成本1.4万元。
2011年资产负债表日该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 1.3万元(不含增值税),预计销售税费为每台0.05万元。则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批机器在资产负债表“存货”中应列示的金额为( )万元。
A.1 625
B.1 775
C.1 820
D.1 885
[答疑编号5732030212: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有合同部分:存货的成本=1 000×1.4=1 400(万元),可变现净值=(1.5-0.05)×1 000=1 450(万元),未发生减值。无合同部分:存货的成本=300×1.4=420(万元),可变现净值=(1.3-0.05)×300=375(万元),发生减值。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批机器在资产负债表“存货”中列示的金额=1 400+375=1 775(万元)。
3.3.6 存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盘盈
盘亏
当时
处理时
当时
处理时
借:存货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存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注:
只有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盘亏才作进项税额转出。
借:管理费用(正常损耗)
其他应收款(保险赔款或责任人赔款)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要点提示】
对现金、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应进行对比分析掌握,侧重于盘盈盘亏的损益归属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