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四:财务会计的要素
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侧重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一)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其特征包括:
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应当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具体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思考问题】
①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一项固定资产,能否确认固定资产?尽管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是如果租赁合同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表明企业控制了该资产的使用及其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应当将其作为企业资产予以确认、计量和报告。
②企业从银行借款,存入了银行,能否确认银行存款?可以
[答疑编号6144010201:针对该题提问]
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资产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思考问题】
资产预期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业务有哪些?
①开办费用;
②待处理财产损失;
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④某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替代并且该项无形资产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应当将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⑤业务招待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答疑编号6144010202:针对该题提问]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资产应当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者其他交易或事项。换句话说,只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才能产生资产,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例如,企业有购买某存货的意愿或者计划,但是购买行为尚未发生,就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因此而确认存货资产。
【例题1·多选题】以下经济业务事项是按照 “资产”定义进行会计处理的方法有( )。
A.已霉烂变质的存货,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B.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C.期末对外提供报告前,将待处理财产损失予以转销
D.筹建期间的开办费发生时直接计入各月的管理费用
E.业务招待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答疑编号6144010203: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BCDE
(二)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其特征包括: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负债必须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这是负债的一个基本特征。其中,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这里所指的义务可以是法定义务,也可以是推定义务。其中法定义务是指具有约束力的合同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通常必须依法执行。推定义务是指根据企业多年来的习惯做法、公开的承诺或者公开宣布的政策而导致企业将承担的责任,这些责任也使有关各方形成了企业将履行义务解脱责任的合理预期。
2.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也是负债的一个本质特征,只有企业在履行义务时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才符合负债的定义,如果不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就不符合负债的定义。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负债应当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换句话说,只有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才形成负债,企业将在未来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同等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2.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包括:
【例题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 )。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变动
B.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变动
C.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的变动
D.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与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的差额
[答疑编号6144010204: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B选项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走损益,计入利润表;C选项走的是利润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D选项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四)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其特征包括: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明确界定日常活动是为了将收入与利得相区分,日常活动是确认收入的重要判断标准,凡是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应当确认为收入,反之,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确认为收入,而应当计入利得。
【思考问题1】总流入的“总”?
【思考问题2】销售一项资产,账面价值为80万元,公允价值100万元。如果为库存商品?
【思考问题3】销售一项资产,账面价值为80万元,公允价值100万元。如果为无形资产?
营业外收入属于收入吗?不是。再如,无形资产出租所取得的租金收入属于日常活动所形成的,应当确认为收入,但是处置无形资产属于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净利益,不应当确认为收入,而应当确认为利得。
2.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从而导致资产的增加。例如,企业销售商品,应当收到现金或者在未来有权收到现金,才表明该交易符合收入的定义。
【思考问题】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资本,确认收入吗?尽管导致了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且流入也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但是,经济利益的流入是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加所致,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加不应当确认为收入,应当将其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
[答疑编号6144010205:针对该题提问]
3.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应当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符合收入的定义,不应确认为收入。
【思考问题】企业向银行借入款项,确认收入吗?尽管也导致了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但该流入并不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而是使企业承担了一项现时义务。不应将其确认为收入,应当确认一项负债。
[答疑编号6144010206:针对该题提问]
(五)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根据费用的定义,费用具有以下特征: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费用必须是企业在其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这些日常活动的界定与收入定义中涉及的日常活动的界定相一致。
【思考问题】因日常活动所产生的费用通常包括?
[答疑编号6144010207:针对该题提问]
【思考问题】营业外支出属于费用吗?不。
[答疑编号6144010208:针对该题提问]
2.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应当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符合费用的定义,不应确认为费用。
3.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六)利润
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2.利润的来源构成
【归纳总结】
【例题3·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利得的有 ( )。
A.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
B.投资者的出资额大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金额
C.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收益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增加额
E.债务重组利得
[答疑编号6144010209: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选项A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属于收入;选项B投资者的出资额大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金额,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例题4·单选题】下列关于会计要素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负债的特征之一是企业承担的潜在义务
B.资产的特征之一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内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D.收入是所有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答疑编号6144010210: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A,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选项C,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选项D,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提示】关于利得和损失的总结
1.本书中涉及的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①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其他权益(资本公积)发生变动,投资方也应按比例确认资本公积;
②自用房地产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③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④可供出售权益工具的汇兑差额及重分类时产生的利得;
2.本书中涉及的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1)营业外收入
(2)营业外支出
①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处置利得;
①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处置损失;
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
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
③债务重组利得;
③债务重组损失;
④捐赠利得;
④捐赠支出;
⑤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⑤固定资产盘亏损失;
⑥权益法核算下,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发生的利得;
⑥担保、诉讼或亏损合同确认的预计负债;
⑦罚没利得。
⑦罚款支出。
【例题5·单选题】(2009年考题)在会计处理时,下列各项应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是( )。
A.处置无形资产的净损益
B.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损益
C.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差额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差额
[答疑编号6144010211: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和B,应当记入“营业外收入”或者“营业外支出”,选项C,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选项D,记入“资本公积”。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的,只有选项D。
考点五:会计计量属性
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计量属性
适用范围
历史成本
一般在会计要素计量时采用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
盘盈存货、盘盈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均采用重置成本。
可变现净值
存货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续表
计量属性
适用范围
现值
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时,其入账成本为现值;
②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以现值确认收入
③存在弃置费的固定资产,采取现值确认其成本;
④确定资产减值损失时,其现值为可收回金额确认的基础之一
⑤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的计量基础
公允价值
①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量基础
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基础
③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基础
④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的计量基础 ;
⑤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入账的计量基础
【例题1·单选题】下列各项业务中,通常应采用“可变现净值”作为计量属性的是( )。
A.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
B.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C.对建造合同计提建造合同预计损失准备
D.对固定资产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答疑编号6144010212: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A错误,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通常采用一定折现率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与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比较;选项C错误,对于建造合同,如果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总收入,应当确认减值损失;选项D错误,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采用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比较,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例题2·单选题】下列各项资产负债中,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是( )。
A.企业因产品质量保证而确认的预计负债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企业根据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D.企业为筹集工程项目资金发行债券形成的应付债券
[答疑编号6144010213: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A、C、D均不按公允价值计量。
【例题3·多选题】(2009年考题)企业对于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应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计量属性的有( )。
A.可变现净值
B.现值
C.公允价值
D.历史成本
E.未来现金流量
[答疑编号6144010214: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虽然现值是根据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而计算得到的,但未来现金流量并非一个会计计量属性。因此选项E不正确。